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民族學 / 民族學標本 編號:19970300015
本件為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藏的「鉤針」(館藏編號19970300015)。布農族族語:kakavil,噶瑪蘭族族語:查無資料。
鉤針大約可分為三大類型,一種為木製8字形的雙圈木棒,頂端呈尖狀針型套加角質物或用金屬製成;一種為一體成形的長形木棒,前端做細長圓錐狀,頂端加上角質或金屬尖端;第三類是以竹片製作而成,為細長型的頂端呈三角尖狀的竹片器。本件典藏品為第三種類的變形,以長方形木板前端裁切成三角尖端,以鐵釘做尖,尖端內部鑿穿半圓形孔洞,木板尾端製作成凹字形。使用時,先將麻線反覆纏繞於木板的中後段,就可以開始編織工作。製作漁網、網袋之類的織物,可依照編織的長度慢慢放線,不至於因為麻線過長而發生打結的狀況。
鉤針是製作網袋、背帶、漁網等用具的編織器具。這種板形鉤針的繞線方法比較特別,為直向的八字形繞線,跟在織布時繞梭子線的方式有點類似,先將線頭綁在一側尾端,拉線穿過三角形孔洞掛在另一側尾端再繞回環繞尾端,重複左右交錯掛線,讓線分布均勻,繞完線後穿過尖端的洞,再從鉤針尖端開始鉤織,並順著鉤織逐步放線。
本件鉤針以一整塊木板削切、整體呈現平版的樣貌,後端鑿成凹字形,前端削切成三角形,並挖有半圓形孔洞,尖端釘有鐵釘做為網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