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-
-
-
-
回顧歷史/歷史年表
布農族
- 1914年(大正三年):霧社事件發生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- 1932年:大關山事件發生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- 1933年(昭和十一年):逢?事件發生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- 1935年(昭和十年):《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》一書,將布農族分成六大社群,分別是卡社(Take--baka)、丹社(Take--vatan)、郡社(Bubukun)、卓社(Take--todo)、巒社(Take--banuan)和蘭社(Take--pulan)(移川子之藏 1935)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- 1916年:(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)中,曾記述布農各大社群原是以玉山(新高山)為中心建立起族群的分布範疇,再向四處擴散。而日治中期的集團移住,可說是布農族人最後一次大規範的分散與遷移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- 1928年:日本政府將原住民所居住之領域全歸政府管理,原有屬於全聚落性的焚獵,因有破壞森林資源之虞而被禁止;後來更因為管理上的方便以及南洋戰事上軍糧的需要,將布農族強迫集體遷移至海拔較低、地勢較平緩處,強迫居民從事水田的開墾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- 1943年,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於台東廳關山郡里瓏山社(今海端崁頂)首次發現此一瑰寶,將其介紹至全世界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- 1945年:基督宗教在1945年以後逐漸傳入了布農社會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- 1948年:省政府頒布臺灣省山地保留地管理辦法,隨後並推行山地三大改造運動,包括山地生活改進運動、山地育苗及造林運動等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- 1964年:紅葉少棒成立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- 1992年:紅葉少棒紀念館 落成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- 1997年:布農文教基金會成立 ,位於台東縣延平鄉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- 2001年:東埔布農文化促進會成立 ,位於南投縣信義鄉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- 2003年:東埔布農文化促進會發起抗爭特權與黑金掛鉤,抗議沙里仙溪的生態被財團所破壞。
-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