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凱族(下三社、西魯凱、東魯凱)歷史事件年表
(黃芳琪/撰)
1642年(明崇禎十五年)
西魯凱-好茶社有十戶族民遷至現今的阿禮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723年(清雍正元年)
北葉(心武里)社女頭目為客民殺死高燕(八歹)及好茶(加者膀眼)率領社民埋伏東勢莊(內埔鄉東勢村)獵獲客民三個人頭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742年(清乾隆七年)
西魯凱-好茶社有七戶29人越過井步山西側來到舊霧台三戶七人遷往神山部落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866年12月
畢麒麟三度造訪茂林社、造訪萬山社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03年11月
下三社蕃-茂林社遭日警襲擊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04年4月
兩度遭日警及旗山附近庄民襲擊,族人避居「逃難茂林」,茂林社成為廢社,多納社連帶受日警攻擊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09年
下三社蕃-茂林社受日警勸誘,自「逃難茂林」,遷回茂林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14年(日大正四年)
霧台抗日事件
日警行軍經過舊好茶(日本飛機經過好茶聚落),日警對南部原住民(南鄒、布農族郡社群、排灣族、魯凱族)展開大規模槍枝收繳行動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15年8月
下三社群-茂林、多納受「六龜里事變」影響,駐在所撤離,同年12月,日警攻擊萬山社,遭遇族人抵抗及山砲故障而收兵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16年
日警興建「六龜警備道」,自桃源經過上寶來、藤枝、見付、御油山、扇平、到大津止,全長約56公里,設通電鐵絲網,下三社三個部落-多納、茂林、萬山皆位於封鎖線內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17年8月
日本威嚇飛行,對多納社投彈1枚,此後1919~1926年連續8年每年皆舉行威嚇飛行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20年(大正九年)
設立???? (Kocapongan)駐在所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22年
日警組探勘隊進入萬山、多納、茂林三社進行調查,安排南部原住民170人到屏東、高雄觀光。
台東支廳大南駐在所栽種桂竹50株,存活12株。大南教育所則將養蠶列入原住民兒童教育所實習科目,給予指導並獲配養蠶用具等,但因設備不良,且受鼠害,成績不佳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25年(大正十四年)
6月29日一架薩式飛機飛到古茶布安(舊好茶上空)縱橫數十次後飛回高度之低可清楚看見機體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26年(昭和元年)
日本政府將大南社遷移至比利良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28年(昭和三年、民國17年)
4月1號.創設高雄區四年制好茶番童教育所設兩班,(由日警擔任教師,並開始教導村民,農地耕作,改善部落衛生外,也開始實施許多移風易俗的措施,包括:禁止屋內葬、刺文、墨牙、頭目向族人收取租稅等……並收繳槍支,禁止獵人頭。)好茶社東南方約五公里處的Tadugulu(????)支社因管理不便被日人強迫遷回好茶社內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29年(昭和四年)
西魯凱-好茶社-設立警察駐在所(巡查五名.警丁一名.山地警丁五名.)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34年(昭和九年)
好茶社-警部巡查部長南幅重助之死(立石碑長2公尺.直徑1公斤.由兩塊石頭疊在一起.)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38年(昭和13年)
東魯凱-大南社被選為臺灣八大模範番社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41年(昭和十六年)
大東亞戰爭(第二次世界大戰)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41-1942年
東魯凱大南社族人-古家良保有借於大南社居住地里位置處於比利良臨大南溪,地勢較低,常遭水患乃計畫將部落遷至河對岸之東園,即今卑南鄉東興村大南社區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45年(昭和廿年、民國34年)
日本投降.好茶番童教育所無人接辦.停校一年,成立屏東縣霧台鄉公所。
台東大南社因遭颱風造成洪水沖毀部分民宅,部份族人牽制大南溪南岸的蘇巴陽地區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69年
中秋節台東大南村發生嚴重火災,死亡36人,而改名為東興村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46年(民國35年)
4月各地方設立自治機構,將好茶、霧台等諸社劃入霧台鄉隸屬高雄縣境內。
8月高雄縣霧台鄉公所成立。成立鄉民代表會,第一任村長(柯金順)經村民大會選舉產生。
9月1號奉命復校,番童教育所更名高雄區六年制好茶國民學校成立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50年(民國39年)
8月基督長老教會馬兒村人-林泉茂首先在好茶村佈道。
10月地方行政區域重劃,好茶村被改隸屏東縣轄區成為屏東縣八個山地鄉之ㄧ。行政區域調整-高雄區六年制好茶國民學校更名為屏東縣霧台鄉好茶國民學校。
辦理地方選舉選出首屆民選鄉長縣議員,第一任民選村長(柯金順)產生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52年(民國41年)
8月天主教徒-好茶村人馬復星開始在好茶村佈道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53年(民國42年)
基督中華循理會信徒-好茶人彭枝定開始宣揚福音設阿禮、去怒、大武等佈道所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54年(民國43年)
好茶村第一家雜貨店(李富雄)開張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55年(民國44年)
好茶居民26戶移出至瑪家鄉三和村美園巷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56年(民國45年)
6月7號統計好茶村,共158戶,男363人、女425人,公務員3人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57年(民國46年)
6月25日統計好茶村人,共155戶,男348人、女406人。
7月復臨安息日會開始於好茶村傳教。
好茶村村長-尤添成因病去世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58年(民國48年)
天主教傳入好茶村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60年(民國49年)
好茶村民遷至台東縣大南社2戶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63年(民國52年)
好茶村民12戶遷至台東縣金峰鄉,七戶遷至屏東縣三地門鄉阿烏(青葉)村,3戶遷至高雄縣荖濃村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65年(民國54年)
好茶村24戶居民遷至三地門鄉三地村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68年(民國57年)
循理會開始於好茶村佈道
屏東縣霧台鄉好茶國民學校施行9年國教,改名為屏東縣霧台鄉好茶國民小學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70年(民國59年)
第一批塑膠水管引入好茶村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73年(民國59年)
台22線闢建,使好茶社成為霧台鄉對外交通最不方便之處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74年(民國63年)
好茶村處於無路、無電的狀態。
5月臨時村民大會通過遷村議案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76年(民國65年)
遷村議案獲省政府核准通過,除一切公共設施和機關建築等由政府補助外,家屋部份政府預算補助3萬塊並規定於民國66年7月底繳交每戶自籌3萬塊配合款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77年(民國66年)
好茶村7月奉准遷村
台北發生小童工事件,好茶孩童被父親用兩萬元質押的方式交付毛巾工廠工作三年,每天工作十五小時,為了籌措遷村三萬元的自備款。
11月~12月中旬,獲屏東縣政府核准好茶村拆屋搬家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78年(民國67年)
好茶村7月正式奉准遷往南隘寮溪下游右岸距水門11公里、標高230公尺的河川地,住宅面積7頃。
7月1號.好茶國民小學,隨遷村至現址。
遷村落成竣工,10月開始供電。
12月成立電信代辦處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79年(民國68年)
好茶村遷村運動,房舍、巷道整齊劃一、交通、教育、醫療、生活電器化等……現代生活都獲得改善,村辦公室統計共有4戶水泥鋼筋房,共87坪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81年(民國70年)
由屏東縣霧台鄉公所傳來消息,省政府計畫利用南北隘寮溪之水興建瑪家水庫,而好茶村正好在集水區的淹沒地帶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83年(民國72年)
10月6號屏東縣政府出面,協調舊好茶和馬兒交換土地案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84年(民國73年)
好茶村辦公室統計,共有87戶使用瓦斯爐煮飯,會刺繡織布者有彭百合、杜金蘭、盧秀英、陳賜英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86年(民國75年)
屏東縣霧台鄉好茶國民小學關閉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90年(民國79年)
興建屏東縣原住民文化園區至新好茶社區道路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91年(民國80年)
5月24號內政部指定好茶舊社為二級古蹟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93年(民國82年)
行政院內政部委託樂山文教基金會和台大城鄉所完成<好茶舊社聚落保存暨社會發展計畫>,好茶社區發展協會成立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94年(民國83年)
屏東縣霧台鄉好茶社區發展協會主辦舊好茶尋根之旅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1995年(民國84年)
屏東縣霧台鄉好茶村好茶青年組成寮樂溫(lialeven好茶的另一稱呼)工作室除反水庫運動外並在部落扎根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2001年(民國90年)
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好茶村成立鹿鳴安文化產業發展協進會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