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屬民族 ●排灣族 □ 魯凱族 □ 卑南族
所屬區域 來義 地區 家族群
中文名稱 □女子 ■男子 □有袖長衣 □有袖短衣 □無袖短衣 □褲片 □裙片 □長裙 □胸兜 □長袖短衣□披肩 □護腳布 □額飾帶 □耳飾 □頸飾 □刀帶 □綁腰帶 □織機 □織具 ■織布
族語名稱
文物類型 織布機
檔案編號 199704042-織布機-來義199704042-1~
檔案類型 JPG
檔案大小 MB
數據與單位
解析度 300dpi
材質描述 黃籐、竹子、烏心石、月橘
尺寸描述 尺寸描述 織布機具名稱 編號 族名 中文名稱 件數 尺寸 199704042a kakulan 經卷 1 67.5cmx7cmx2cm 199704042 B .Pauze 背帶 1 50cmx8.5cmx3cm 199704042 C .tjengai布卷 1 65.5cmx3.7cm 199704042 D vaita 打棒 1 64.5cmx8.5cmx1cm 199704042 E kinizala隔棒 1 直徑1.3cm x69.5cm 199704042 F kinizala隔棒 1 直徑1.6cm x69.5cm 199704042 G *挑花棒/隔棒 1 48.5cmx1.7cmx0.4cm 199704042 H ginnusulj綜絖棒 1 直徑0.6cm x69cm 199704042 I ginnusulj綜絖棒 1 直徑0.76cm x69cm 199704042 J kinizala隔棒 1 直徑2.2cm x65.5cm/斜口 199704042 K kinizala隔棒 1 直徑2.7cm x65.5cm/斜口 199704042 L .lalecelecan固定棒 1 直徑1.2cm x72cm 199704042 M tjingun 織布 1 布寬:27.5cm qacepe 線梭 1
重量描述 約 g.
用途描述 織布工具。
造型描述 14件織布工具零件,隔層棒與纏繞棒等皆以竹材為主,經卷、布捲與棒刀皆以木料為主。 織機上留有苧麻織布,斜紋織的半成品。
色彩描述 苧麻紗線以及竹材、木材原色
圖紋配置描述 織布機進行織序時所排列的方式. 圖4:圖紋示意/正面
套件說明 一套,14件.
組件描述 織具組件名稱與描述 編號 照片 族名 中文名稱 件數 說明
199704042a
圖5:kakulan 經卷 1 腳踏板拉緊織線功能,並且保持織布水平織作,採用較硬的木料,以免受繃線時的力道折斷踏板。
199704042 B
圖6:.Pauze 背帶 1 綁腰帶,左右兩側以籐編編制圈耳以利於系綁線繩,固定布捲兩側,與腳踏板之間形成繃線的張力。
199704042 C
圖7:tjengai 布卷 1 用於收卷尚未織作的紗線以及織完部份的織布。布捲為2件對分的半圓柱體木棒,兩端各有像羊角造型的木柱,用於固定綁腰帶與布捲。
199704042 D
圖8:vaita 打棒 1 打棒又稱為打緯刀,以細緻不易拉扯紗線且堅硬的木料為主,用於撐開經線的操作梭口,以利於線梭穿越,以及撐緊經線交叉夾緊緯線,並且控制經線張力和織作的疏密度。
199704042 E
圖9:kinizala 隔棒 1 隔棒多為竹材圓管,竹節距離相隔越長越好,作為分隔經線梭口使用。
199704042 F
圖10:kinizala 隔棒 1 隔棒多為竹材圓管,竹節距離相隔越長越好,以免竹節拉扯紗線,作為分隔經線梭口使用。
199704042 G
圖11: *挑花棒/隔棒 1 多為竹材切成片狀,數算經線,製作花紋使用
199704042 H
圖12:ginnusulj 綜絖棒 1 以箭竹竹材為嘉,彈性與韌性較好,尾端切斜口。
199704042 I
圖13:ginnusulj 綜絖棒
1 199704042 J
圖14:kinizala 隔棒 1 竹節距離相隔越長越好,另一端切成斜口狀,以利穿過提綜時的紗線開口。
199704042 K
圖15:kinizala 隔棒 1 竹節距離相隔越長越好,竹材圓管另一端切成斜口狀,以利穿過提綜時的紗線開口。
199704042 L
圖16:.lalecelecan 固定棒 1 竹材圓管作織線的固定棒,使紗線不易混亂。
199704042 M
圖17:tjingun 織布 1 苧麻線,斜紋織作,綜洸線同為苧麻紗線。
技法描述 織具技法說明/ 木料 編號 族名 中文名稱 技法說明 199704042a kakulan 經卷 木料製作:注意使用材質的挑選,不宜有木質白標,以原木縱切的紋理由佳,較耐抗拉扯力道,不易受木紋紋理影響而崩壞。製作時需研磨與拋光,避免木質纖維與紗線勾扯。打緯刀的刀鋒須成為飽滿中鋒的狀態較易使用。 199704042 C .tjengai 布卷 199704042 D vaita 打棒 籐材 編號 族名 中文名稱 技法說明 199704042 B .Pauze 背帶 籐編背帶:考量使用者臀部範圍量身訂做較優,由於背帶將承受最大的織布時的拉力與張力,建議使用耐磨的材料製作,左右兩邊以藤皮編制圈耳細綁環帶使用。 竹材 編號 族名 中文名稱 技法說明 199704042 E kinizala 隔棒 竹材選用建議先殺青,以利長期使用與防蟲害,竹節位置需刮除至平整,竹節位置打磨到細緻避免勾紗線, 199704042 F kinizala 隔棒 199704042 G *挑花棒/隔棒 199704042 H ginnusulj 綜絖棒 199704042 I ginnusulj 綜絖棒 199704042 J kinizala 隔棒 199704042 K kinizala 隔棒 199704042 L .lalecelecan 固定棒
服飾/文物圖錄 服飾/文物照片 正面 圖18:籐編掛耳處
圖19:kinizala隔棒切斜口的狀態
圖20:vaita打緯刀刀鋒的狀態
圖21::vaita打緯刀刀背的厚度
服飾/文物照片 背面
圖22:挑花棒於織布機內層
細節照片 圖23:綜洸線的纏繞狀況
圖24:tjengai布捲兩端直徑較寬
紋飾組合 □平紋/直條紋 ■斜紋/直條紋 □菱形紋 □山形紋
紋飾描述 斜紋組織排列
技術描述 □平 織 ■斜紋織 □顯經挑花 □___夾織 __技法而成
社會文化意義與紀錄 整經架的kinizala隔層棒所使用的母語,如同在祭儀祭祀中,puljingaw在進行malada時,唱誦經文中常會聽見puljingaw唱到“kinizala”一詞,有形容匯整核心的序列不致雜亂無章,也是形容整理思緒的用語相同,在排灣族的規範中,對kinizala所稱的功能和性質的存在極為重視,能將紛亂的思緒回到常態的標準.sinsi miyan說很難用一個名詞形容kinizala用中文的意境去解釋. *歌唱幫助初學者記憶 sinsi miyan 在教導整經的過程中,動作流暢的解說著紗線怎麼穿梭與排列在整經架上,站在一旁的同學看著飛舞的手勢眼花,舉手求救起來,sinsi miyan 說以前vuvu們為了讓剛開始學習的織女們記著整經的動作,以及檢查與整修整經後的織布紗線排列是否錯誤,會哼著一首歌要織女們跟著歌裡的動作進行就不容易忘記。 平織布整經/ semenai tuwa si qeljesayan練唱整經歌,整經歌就是組織圖 原文 中譯 Kinizala a tjaivavau 從序列棒開始分上 gemusulj ta tjaiteku 綜硄線穿繞過 valiqicen i kanavalj 在右柱迴轉 cemikel sema kaviri 回到左柱再開始
服飾/文物使用描述 織布用。
參考文獻 佐山融吉,1913-1921 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八冊,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編。台北;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。 李莎莉,1993 『排灣族的衣飾文化』。台北:自立晚報。 任先民;2012 屏東縣排灣族民族誌影像圖錄。台東;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。網路資料來源 任先民2007 『屏東泰武鄉排灣族的食、衣與生命禮俗』,民族研究資料彙編20:105-184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。
出版紀錄 李莎莉 1998 《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:傳統、意義、圖說》。台北:南天。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01 原住民織品及飾品圖錄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編 台東. 岡村吉右衛門;張永欣 1968 岡村吉右衛門著;張永欣編輯,《台灣的蕃布(上、下)》,京都市:有秀堂。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00,《苧綵流霞:台灣原住民衣飾文化特展》李莎莉專文,台北:國立歷史博物館。